2021年12月1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召开的2021年中国地理学大会中,由我校bwin必赢董广辉教授和马敏敏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赵晖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王旭龙研究员联合召集的第2分会场“地理测年技术与环境考古”在线上举办。该分会场是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2021年组织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
来自兰州大学、广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单位的数十位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我校董广辉教授、马敏敏副教授、成婷、董佳佳和魏文钰博士研究生分别做口头报告,环境考古方向多名研究生参与了此次学术活动。
会议上午上半场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王旭龙研究员主持,以地理测年技术与环境考古重要前沿进展为主要内容。广州大学章典教授以“西藏中更新世岩面艺术的发现和意义”为题,介绍了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古人类手脚印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目前已知的世界范围内年代最早、海拔最高的岩面艺术。这一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人类历史长河中“艺术”一词涵义的理解,也为古人类长期或季节性占领高原的最早时间提供了新的证据。我院董广辉教授以“史前时代欧亚大陆农牧业扩散及其影响”为题,通过介绍新石器至早期铁器时代(~10500-2200 BP)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绿洲通道)沿线地区的碳十四测年、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和人骨碳同位素数据的综合集成结果,探讨了欧亚大陆史前农牧业扩散和人类生计方式的时空变化模式。并阐释了跨大陆交流影响了中国北方中晚全新世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也促进了史前文化和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张。南京师范大学张志刚副教授以“稻城古冰帽最老冰碛垄暴露测年研究”为题,通过测定冰碛垄表面碎屑物质、小砾石的Be-10暴露年代以及深度剖面Be-10暴露测年方法综合测定稻城古冰帽库照日冰碛垄的形成年代为600–800ka。为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时代提供年代学支持,也为较老冰碛垄年代测定提供了方法参考。南京师范大学贾鑫副教授向我们展示了距今10000–2000年农业发展的“突变和适应”,统计分析了农牧交错带和稻粟混作区已发表的生物考古遗址点,发现气候突变导致稻作农业南撤,也导致了农牧交错带的农业南撤,但是人类在气候突变后会逐渐适应并发展。我校马敏敏副教授以石家-遇村遗址的人和动物的骨骼同位素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古代丝绸之路东段青铜时代同位素和植物遗存数据,发现青铜时代丝路东段不同地区饮食模式转型的异步性,与跨大陆交流、气候、人口、社会习俗和地缘政治因素等变化密切相关。华侨大学王琳副教授结合福建省DEM数据及各类文史资料中的道路节点要素,运用LCP方法通过研究福建桥梁分布及水陆交通、官道网络体系以及外销瓷转运路径,初步恢复了宋元时期福建各商道网络,彰显出福建商道网络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南京大学孙雪峰副教授以“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地层与年代”为题,通过对秦岭南北的刘湾和上白川遗址等多个旧石器时代遗址地层开展多方法测年工作,构建了秦岭地区120-5万年古人类活动的年代序列,结合考古证据,提出气候变化驱动人类以秦岭为中心和“庇护所”南北迁移的假说,强调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的驱动作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赵家驹助理研究员介绍了动物骨骼中支链甘油四醚膜类脂(brGDGTs)在古气候重建研究中应用研究,发现动物骨骼内部细菌产生的brGDGTs可用于年平均温度重建。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低于710 mm)疏松的动物骨骼中的brGDGTs的PI指标可用于重建年平均降水量。
会议上午下半场由马敏敏副教授主持,主要围绕自然沉积物的年代学研究展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赵晖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北方典型沙地与沙漠沉积物年代学研究进展及问题”的报告,通过集成分析中国北方几个典型沙地1000余个沉积物年龄数据,探讨了北方典型沙地全新世以来演化过程的异步性。并发现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以来年代数据规律性较好,塔里木盆地绿洲发育与地表径流关系密切。兰州大学范育新教授应用光释光测年技术,研究了腾格里沙漠腹地多个剖面的年龄,得出腾格里地区的沙漠景观主要形成于末次冰盛期以来、大规模的沙漠化则主要形成于近400年以来的认识。表明该地区沙漠化主要受控于气候,但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加强了沙漠化进程。西安交通大学张海伟副教授通过对江西省神农宫和九龙洞洞穴多支石笋进行高精度的铀系定年和高分辨率的稳定同位素指标测试分析,建立了长江下游距今1.4万年以来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水文气候变化序列。通过与长江中下游其他降水重建和考古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距今4300年前长江下游极端降水增多是导致良渚文化衰亡的重要气候因素。
下午分会场会议由福建师范大学雷国良副教授主持。我校博士研究生成婷报道了一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蒋俊埠01遗址初步开展的年代学、考古遗存分析和古环境重建的结果。确定遗址文化层距今约90–120 ka,处于生存条件较为适宜的末次间冰期MIS 5阶段,进一步证明人类于晚更新世早期已经频繁出现在高海拔地区,同时表明海拔相对较缓和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可能在人类适应高海拔等极端环境的早期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杨宏宇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泉华开展光释光测年,发现钙华揭示的湿润期与湖泊沉积基本一致,深层地下水而非降水可能是早全新世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主要补给源。我校博士研究生魏文钰通过对西北庄浪县的中天幸福城和王家阳湾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开展多指标分析,探讨了4.2 ka气候事件可能与庄浪地区人类定居强度显著降低和田间管理水平下降有关,先民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畜牧业以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梁秋实介绍了云南抚仙湖沉积物岩芯元素含量与粒度特征分析结果,结合年代序列、对数比率方程和层次聚类端元模型,以及云南的考古文献资料,探讨了中晚全新世抚仙湖流域侵蚀与人类活动特征。我院博士研究生董佳佳介绍了葫芦河中下游地区3个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碳氮同位素结果,结合植物遗存和同位素数据,以及考古和历史文献证据,发现陇西黄土高原人群古食谱的变化与研究区文化演化和地缘政治因素密切相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杜心宇利用遗址叠置系数、遗址资源域、位序-规模法则、DBSCAN聚类分析以及引力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洞庭湖区聚落群演化。表明自然环境与聚落时空分布关系密切,自大溪文化时期聚落规模和聚落群分布发生变化,其中气候因素对聚落规模影响最大,并随时间变化而增强。
所有研究生报告完毕,我校董广辉教授对本次研究生报告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不足与期望。此次分会场展示了地理测年技术与环境考古的最新研究进展,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参会师生踊跃提问和交流,分会场气氛热烈。
部分参会人员线上合影
会议背景简介: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和服务社会需求,2021年12月12–1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召开“2021年中国地理学大会”。大会围绕“时代挑战理论创新社会实践”主题,总结和交流近年来地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研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振兴、碳达峰与碳中和、国土空间规划等问题,探索新时代中国地理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发展新路径,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