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日-7月19日,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年雁云、黄广辉、鲁蕾、曹泊、王晓艳、崔霞、朱高峰、邹松兵等老师的带领下,bwin必赢2021级地理信息科学班的同学们从榆中校区出发,开启本次为期9天的3S野外综合实习。
3S野外综合实习合影
7月12至13日,队伍参观中国科学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深入接触先进遥感技术。任志国工程师介绍了站点情况,随后带领师生们先后前往大满遥感观测站、花寨子观测站以及站点内的辐射定标实验室,参观传感器节点的布设,实地考察站点的先进遥感手段。任工程师还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航空遥感、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实验,以及从时间顺序角度,讲解了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实验。随行的黄广辉老师也从观测与政策角度,对知识补充和介绍。这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仪器技术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激发了他们对地理信息科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中国科学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
7月14日迎着小雨,队伍开始探索“上午金张掖,下午银武威”的一天。在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任志国工程师带领学生找到10m观测塔,介绍了其重要性及装置设计,并特别讲解了进行甲烷分析的仪器。年雁云老师补充指出通过湿地植被生长状况可判断湿地利用,引导学生思考政策与生态关系,同学们参观了湿地博物馆。下午,队伍抵达武威市兰州大学石羊河站,站点负责人曹泊老师介绍站点基本情况,包括建站目的与意义、野外站的基本概况、现有的观测体系与成果以及站点的科研概况和人才培养。学生们对站点的地理环境、研究重点和成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展示了对地理信息科学的渴望和热情。晚上,学生展示小组研究成果,老师给予评价与建议,促进团队合作,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深刻认识。
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与兰州大学石羊河站
7月15至18日,队伍来到甘肃连城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经历新的篇章。队伍先后前往了圈湾、苗圃观测处,由年雁云老师对观测处环境简单介绍,并对本次外业测量进行了安排部署。本次观测仪器包括三种类型无人机:大疆M300,搭载ZenmuseL1激光雷达MS600pro多光谱相机,用以获取点云数据以及冠层高度模型;御3pro,用以获取正射影像以及进行倾斜摄影;精灵4多光谱,进行三维飞行。此外,还包括手持激光雷达,与无人机配合使用获得完整三维数据。同学们分为四组,有序地对观测仪器进行学习与上手操作。最终,获取到两个观测场的正射影像、点云数据以及冠层高度模型等数据。
崔霞老师向同学们详细讲解叶面积指数测量仪器,从植物生理到操作方法层层递进。同学们学习叶面积指数计算的过程与实际操作,在崔老师指导下在观测场内选取样地并测量。王晓艳老师结合原理,详细地给同学们阐释了地物光谱仪的操作过程,并直接带领同学们上手操作感受,对观测场内可见的地物进行测量,观察其光谱曲线,判断观测地物对波段的吸收与反射情况,切实使同学感受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获得大量外业数据后,下午在连城站四楼会议室,在年老师以及研究生学长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DJI Terra、LIDAR360、Pix4D和常用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软件ArcGIS、ENVI,学习如何对多光谱点云数据、三维数据、正射影像数据进行内业处理,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探究讨论。
观测绘图之余,年雁云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了附近的苗圃观测试验场,介绍了该处的研究思路以及与生态研究的结合情况,该试验场通过控制变量法,判断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对青海云杉生长产生的影响。年老师的讲解直观具体,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也培养了同学们多学科交叉的思路与能力。
甘肃连城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7月19日,队伍踏上回程,途径本次实习最后一个目的地: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在李丑荣主任的介绍下,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发展与职能得以全面展示,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技术的推进受到重点强调。三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分别详细介绍了遥感应用、实景三维技术和地图服务。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心的工作内容,体验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感受到专业知识与应用的结合。
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至此,2021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们圆满结束了2024暑期实习实践活动。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收获的旅程。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们克服了距离和环境带来的各种困难,勇往直前,探索了多样的地形,感受了不同的气候条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本次实习实现了多个站点的考察,深入了解了多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通过与现场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吸收了专业知识,加深了对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解。同时,学习并熟悉了专业仪器的使用,掌握了实际操作技巧,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实习实践活动将成为学生们学习生涯中的宝贵记忆,并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铺就了坚实的基础。21地理信息科学的同学们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地理信息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